2023年以來,我局堅持統籌謀劃,實施聚節齊發提質增效專項行動,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,推進聚財有方和用財有效雙向發力,每年安排涉企財政扶持資金2億元左右,其中用于扶持民營企業資金占99%以上,用于扶持中小微企業扶持資金占90%以上,切實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。
一是開展企業培育,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。圍繞企業培育、研發補助、招商引資、重大產業項目等重點領域,出臺《寧??h支持企業攀高發展若干政策》,整合優化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政策,推進新一輪產業政策的制定,出臺《關于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》,支持“365”產業體系、“215”強企梯隊、規上企業、小微企業等做大做強,確保財政政策靠前發力,財政資金精準落地、直達快享,全年累計兌現惠企資金5.4億元,其中兌現縣級資金2億元,執行進度100%。安排土地出讓金1859.6萬元,持續深化“騰籠換鳥、鳳凰涅槃”,推動工業全域治理提標提效,有序推進工業“智改數轉”;安排財政資金0.15億元,支持推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;安排財政資金0.2億元,支持科技創新研發投入;全年安排財政資金0.2億元,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,進一步用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政策,支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。
二是鼓勵科技創新,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。推進民營企業研發加速發力,瞄準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先進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,聯動重點企業、院校院所,組織多學科、跨單位聯合攻關,推動縣域企業積極揭榜市重大專項27項。推進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,提升文體辦公、電子信息、模具及新能源汽配等特色產業的智能化水平,積極推進“5G+工業互聯網”試點示范項目,高標準建設“產業大腦+未來工廠”,整體提升“產業數字化+數字產業化”。
三是暢通融資支持,建立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。建立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費用補貼機制,每年給予我縣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(寧海縣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)500萬元的擔保風險補償金,支持其開展小微企業擔保業務,降低擔保費率。疫情期間,出臺紓困政策,對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減按0.5%收取融資擔保費,由縣財政額外安排350萬元用于擔保公司風險補償。此外,安排5000萬元用于全縣企業增量貸款貼息支持,新增合同貸款金額28.35億元,努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的問題。
四是規范政府采購,保障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。建立政府采購“負面清單”,確保政府采購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落地見效。修訂招標文件操作性不強的內容,量化評分內容,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導向,對預留份額做“加法”,將預留的采購份額在政府采購預算中單獨列示。全面落實相關采購政策,確保中小企業采購預留比例,在政府采購計劃審批環節,將“是否專門面向中小企業”設置為智慧財政系統內必選項,并要求200萬以內政府采購項目原則上需全方位面向中小企業。全年中小企業中標額為6.96億元,占全年政府采購總規模的89.7%,其中小微企業中標額3.96億元,占中小企業中標規模的56.8%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