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工作目標
圍繞“食安寧海”目標,落實“四個最嚴”,堅持問題導向,統籌分工,深化檢管結合,提升質量效益,充分發揮食品抽檢監測的隱患排查、風險管控、治理評價作用,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食品治理現代化建設,有效防控系統性、區域性和行業性食品安全風險。
二、工作原則
(一)聚焦重點問題。全年任務圍繞省、市局梳理的年度食品安全重點風險隱患清單,加大對高風險行業、問題突出區域和問題隱患企業抽檢的力度。對上一年抽檢未覆蓋企業、抽檢不合格企業產品、多批次不合格企業實施現場檢查和跟蹤抽檢。
(二)規范抽檢程序。按國家總局《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》(2025年版),《浙江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》(2025年)、《浙江省食品安全專項抽檢實施細則》(2025版)、《浙江省網絡銷售食品抽檢實施細則》(2025年版)、《浙江省食用農產品抽檢檢驗工作規范》(試行)進行抽檢檢驗。食用農產品以銷售范圍廣、消費量大的批發市場和大型農貿市場為主,降低小微經營主體的抽檢比例,原則上小微食用農產品經營(攤位)戶同日一次性抽樣不超過2批次。
(三)落實閉環處置。嚴格落實核查處置“五個到位”要求,加強協同聯動和社會共治,助推食品安全“兩個責任”工作機制落地見效。綜合運用“三書一函”制度,有效消除多年連續多批次不合格生產企業和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。深化技術幫扶與產業提升,按照“清單銷號”制度,對多年連續不合格以及年度內多次不合格生產企業組織“專家會診”、實施跟蹤檢查,切實提升區域食品安全隱患治理水平。
三、工作任務
根據市局要求,2025年我縣監督抽檢計劃不低于1740批次,食用農產品專項抽檢計劃不低于850批次,合計不低于2590批次。其中生產環節不低于300批次,流通環節不低于1490批次,餐飲環節不低于800批次。
1、食用農產品專項抽檢。落實轄區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“周周檢”工作制度。食用農產品以“四果”、“五菜”、“四魚”,13個重點品種為主,整體覆蓋本行政區域內生產銷售的蔬菜、水果、畜禽肉、水產品、鮮蛋、豆類等主要食用農產品。
2、年度監督抽檢和專項抽檢監測。年度專項重點任務為:網絡重點食品、你點我檢、校園食品、哨點風險等專項,根據省市局任務要求做相應配套,其中網絡專項監督抽檢142批次,你點我檢專項335批次,校園食品專項抽檢覆蓋轄區100%。
3.抽檢時間和頻次。全年均衡開展抽檢,各季度抽樣及檢驗進度占全年批次的比例分別控制在20%、30%、30%和20%,有效保證時間、區域品種上均衡推進,切實提升抽檢質量水平。
4.抽檢場所。重點對轄區內農批農貿市場、交易集市、便利店、小食雜店、小型餐飲單位、中小學食堂等經營單位進行抽檢。對學校食堂、校園周邊區域以及城鄉接合部、農村地區等重點區域可加大抽樣頻次。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認真落實計劃,把握時間節點。各地要根據抽檢監測計劃,均衡安排和實施專項抽檢監測任務,確保所轄區域抽檢監測任務和年度監管任務緊密結合。
(二)確保抽檢規范,提升工作質量。抽樣單編號規則按《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系統填報規范工作指引》《2025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樣單部分字段填寫規范》執行。
(三)規范信息發布,嚴肅工作紀律。要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程序規定,規范信息發布,全面落實抽檢信息公開制度,及時依法公布產品抽檢信息。參與食品抽檢監測的監管部門、檢驗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抽樣、檢驗和結果上報,減少抽樣檢驗數據信息填報錯誤,禁止隨意更改檢測信息及結果。承檢機構應完善內部人員崗位管理,嚴格按照規定時限和要求完成數據錄入、報告分析等工作,嚴禁出現瞞報、漏報、謊報、錯報檢驗數據等情況。不得擅自發布有關監督抽檢的信息,不得在開展抽樣工作前事先通知被抽檢單位,不得利用監督抽檢結果開展有償活動、牟取不正當利益,嚴守廉潔紀律。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一律依法依規追究相關單位及人員責任。